大便后肛门流很多血通常有可能是痔疮,但也不一定。痔疮尤其是内痔,在排便时易因摩擦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不过,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大便后肛门大量出血。
痔疮引发的便血,多在排便时或便后出现,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因为排便时腹压增加,痔静脉丛压力升高,黏膜下的静脉破裂所致。肛裂出血常伴有排便时肛门剧痛,因肛管皮肤裂开,排便刺激创面出血。直肠息肉出血一般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直肠癌出血则血色暗红,可伴有黏液,还可能有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除了上述常见病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影响凝血功能,也可能出现大便后肛门出血情况。肠道感染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炎症侵袭肠黏膜,同样会导致便血。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用力排便。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若出现大便后肛门大量出血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肛门指诊、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接受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