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出血的表现有呕血、黑便、便血、头晕乏力、发热等。
1. 呕血:当胃内出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时,血液会经口腔呕出。呕出的血液颜色可因出血时间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新鲜出血多为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可呈咖啡色或棕褐色。
2. 黑便: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颜色变黑,且质地较软、发亮,类似柏油样,故又称柏油样便。
3. 便血:当出血部位靠近直肠或出血量较大、速度较快时,可出现便血。便血的颜色鲜红,可与粪便混合,也可在排便后滴出或喷射而出。
4. 头晕乏力:胃肠出血导致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脑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症状。同时,身体因失血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乏力感,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5. 发热:部分患者在胃肠出血后会出现低热现象,一般体温多在38.5℃以下。这主要是由于出血后血液吸收等因素刺激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出血原因,并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