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质增生的表现有疼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肌肉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1. 疼痛: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多为慢性、间歇性疼痛,可在劳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受凉后加重。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脊椎周围,如颈部、腰部等,有时还会向肩部、上肢、臀部或下肢放射。
2. 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脊椎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比如在颈部,可能会出现转动头部时困难,不能灵活地向各个方向转动;腰部则表现为弯腰、后仰、侧屈等动作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3. 肢体麻木:当增生的骨质压迫到周围神经时,会导致肢体出现麻木感。常见于上肢或下肢,可能会感觉手指、脚趾等部位有麻木、刺痛的异常感觉,就像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
4. 肌肉无力:长期受压迫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力量减弱的情况。例如,上肢肌肉无力可能导致拿东西不稳,下肢肌肉无力则会影响行走,出现走路易疲劳、步态不稳等现象。
5. 大小便失禁:这种情况相对少见,通常是由于脊椎骨质增生严重压迫脊髓,影响了脊髓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大小便的控制出现问题。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脊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同时,要注意脊椎部位的保暖,防止受寒。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