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通常不会致死,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可自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这些情况会增加死亡风险。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及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在流行季节,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易出现聚集性发病。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症状。
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普通病例只需对症治疗,如退烧、缓解口腔疼痛等,同时注意隔离休息,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但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日常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很重要。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和进食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儿童的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消毒。若儿童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若遵循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风险,保障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