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根源主要包括接触传染源、病毒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疫苗接种情况、特殊环境因素等。
1. 接触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在出疹前4天至出疹后4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当健康个体接触到患者的口、鼻、咽分泌物,如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2. 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可存活数小时,健康人吸入后就易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衣物等,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部位而感染。
3. 人群易感性: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麻疹病毒的侵袭。
4. 疫苗接种情况: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若疫苗接种率低,人群中缺乏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力,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就容易引发麻疹的传播和流行。
5. 特殊环境因素:在人口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麻疹病毒更容易传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按时接种麻疹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力。若出现疑似麻疹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隔离,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