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病因主要有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埃可病毒等。
1. 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71型是引发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等。感染后不仅可能导致手足口病常见症状,还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2. 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A16型也是引发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广泛,多在儿童聚集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引发局部流行。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侵入人体后引发一系列症状,如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
3. 埃可病毒:埃可病毒同样可引发手足口病。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可在污水、土壤等环境中存活。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接触被埃可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就容易感染发病,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
日常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儿童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