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通常会反复。母乳性黄疸是因母乳喂养而出现的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到高峰,6-12周逐渐消退。
母乳中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进而引发黄疸。当继续母乳喂养时,这些成分持续作用,黄疸就可能反复出现。不过,随着婴儿肝脏功能逐渐完善,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增强,黄疸反复的情况会逐渐减轻。
母乳性黄疸反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婴儿黄疸反复较轻微,对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而有的婴儿黄疸反复较为明显,胆红素水平较高,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干预,比如暂停母乳喂养3-5天,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儿的黄疸情况,包括皮肤黄染程度、巩膜颜色等。同时,要保证婴儿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如果黄疸反复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