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肠炎的表现有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食欲不振等。
1. 呕吐:小儿胃肠功能较弱,发生胃肠炎时,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部肌肉强烈收缩,引发呕吐。起初可能是进食后不久吐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呕吐次数可能增多,严重时甚至呈喷射性呕吐。
2. 腹泻:肠道受到炎症侵袭,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和营养物质无法充分吸收,从而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稀薄,可呈水样、蛋花汤样,还可能伴有黏液或血丝。
3. 腹痛:胃肠黏膜因炎症出现充血、水肿,导致肠道痉挛,引起腹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脐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发作时间不规律,小儿常表现出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等。
4. 发热: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低不一,可为低热,也可能高达38℃甚至更高,同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乏力等。
5. 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会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和食欲,使其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严重时可能拒绝进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儿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餐具定期消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着凉。若小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