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可通过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眼底检查、房角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1. 眼压测量: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 ,但部分患者眼压超出此范围却未患病,而有些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却患有青光眼,所以眼压测量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 视野检查:青光眼会导致视野缺损,早期可能表现为周边视野逐渐缩小,随着病情发展,中心视野也会受到影响。定期进行视野检查,能及时发现视野变化,对青光眼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3.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视神经乳头形态、杯盘比等。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常出现病理性凹陷扩大、视神经纤维层变薄等改变,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4. 房角检查:通过房角镜等设备观察房角结构,判断房角是开放还是关闭,对于区分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至关重要。
5.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清晰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结构等细微变化,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准确信息。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在暗处用眼、避免情绪大幅波动等。若出现眼痛、视力下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一旦确诊青光眼,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