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是否患有青光眼可通过症状表现、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眼底检查、房角检查等。
1. 症状表现: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痛、眼红、视力急剧下降、虹视看灯光周围有彩色光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青光眼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视力模糊、眼胀、视野缺损等。
2. 眼压测量:眼压升高是青光眼重要危险因素。通过眼压计测量眼压,正常眼压范围在10-21mmHg,若多次测量眼压高于正常范围,需进一步检查。
3. 视野检查:青光眼会导致视野缺损,通过视野计检查,能发现视野中是否存在暗点或范围缩小等异常情况,辅助诊断青光眼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4. 眼底检查:借助眼底镜等设备观察视神经乳头形态、杯盘比等。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会出现凹陷扩大、神经纤维层变薄等特征性改变。
5. 房角检查:房角是眼内房水排出通道,通过房角镜检查房角结构,判断房角是否关闭或狭窄,对青光眼分类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若怀疑患有青光眼,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在暗处用眼、情绪波动过大等。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