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观察症状、进行体检、留意家族病史、排查相关疾病等可判断是否得了高血压。
1. 测量血压:定期使用合格的血压测量设备,如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按照正确方法测量血压。在安静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可初步判断可能患有高血压。
2. 观察症状: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疲劳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若频繁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高血压可能,及时测量血压。
3. 进行体检:定期全面体检,除常规测量血压外,医生还会进行详细身体检查,评估心脏、血管等情况,辅助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4. 留意家族病史:高血压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自身患高血压风险会增加。应格外关注血压情况,定期测量。
5. 排查相关疾病: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若怀疑高血压与这些疾病有关,需进行相关检查排查。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若怀疑得了高血压,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诊断,确诊后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监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