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有慢性肾脏病可通过症状、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活检等。
1. 症状: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部分人会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肿,多从眼睑、下肢开始,还可能有高血压、贫血相关症状如头晕、面色苍白等,以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2.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若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尿潜血阳性可能意味着肾脏或泌尿系统有出血情况;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增多,也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
3. 肾功能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肌酐升高常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素氮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与血肌酐结合分析,对判断肾功能有重要意义。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也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
4. 肾脏超声:能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如肾脏萎缩可能提示慢性病变;肾脏回声改变等也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5. 肾活检: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情况,肾活检是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后续治疗及判断预后。
若怀疑有慢性肾脏病,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盐、蛋白质摄入,避免滥用药物,适当运动,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问题并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