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与气虚在病因、症状、舌象、脉象、治疗等方面存在不同。
1.病因:肾阳虚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年高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等,致肾脏阳气虚衰;气虚常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体虚、劳倦过度等,使元气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
2.症状:肾阳虚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性欲减退、夜尿频多等;气虚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自汗、易感冒、头晕目眩等。
3.舌象:肾阳虚者舌象多表现为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气虚者舌象常见舌淡红,舌体柔软,苔薄白。
4.脉象:肾阳虚脉象多见沉细无力,尺脉尤甚;气虚脉象多为虚细而软。
5.治疗:肾阳虚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常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气虚治疗以补气为主,常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日常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的食物,如肾阳虚者可吃羊肉、核桃等,气虚者可吃山药、黄芪粥等。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