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尿液的颜色、气味、尿量、尿泡沫、尿红细胞等方面可初步判断是否有肾病等。
1.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至深黄色。若尿液呈红色,可能是血尿,原因包括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等,也可能是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若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可能存在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等溶血性疾病,部分肾病也可能引发。
2. 尿液气味:正常尿液有微弱气味。若有明显氨臭味,可能是尿液在膀胱内潴留时间过长,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若有烂苹果味,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部分严重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特殊气味。
3. 尿量: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量在1000 - 2000毫升。尿量增多,大于2500毫升,可能是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如尿崩症、部分慢性肾病等;尿量减少,小于400毫升为少尿,小于100毫升为无尿,可能是肾脏灌注不足、急性肾损伤等。
4. 尿泡沫:正常尿液泡沫较少且很快消散。若尿液表面有大量细小、经久不散的泡沫,可能是蛋白尿,提示肾脏滤过屏障受损,蛋白漏出进入尿液,常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
5. 尿红细胞: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红细胞增多,可能是肾病引起,如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等,也可能是泌尿系统其他疾病导致。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关注尿常规等检查结果。若发现尿液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