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为面瘫可从面部表情变化、眼睑闭合情况、鼻唇沟形态、味觉及听觉变化、耳部症状等方面入手。
1. 面部表情变化:面瘫患者面部表情肌会出现明显异常,一侧面部表情动作受限,无法正常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比如试图皱眉时,患侧额头皱纹变浅或消失;闭眼时,患侧眼睑无法完全闭合,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即贝尔征。
2. 眼睑闭合情况:正常情况下,双眼可自然闭合且闭合程度一致。面瘫时,患侧眼睑闭合不全,严重者睡眠时也无法完全闭上,易导致眼部感染等问题。
3. 鼻唇沟形态:健康人鼻唇沟两侧对称且深浅一致。面瘫发生后,患侧鼻唇沟变浅、变平甚至消失,面部看起来不对称。
4. 味觉及听觉变化:部分面瘫患者会出现味觉减退或丧失,吃东西时对味道的感知明显减弱。同时,听觉也可能出现异常,表现为听觉过敏,对声音的敏感度增加,轻微声音也觉得刺耳。
5. 耳部症状:耳部周围可能出现疼痛、疱疹等症状。在面瘫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耳部周围皮肤可能出现簇集状小水疱,伴有疼痛,提示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
日常生活中,若发现面部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诊断。确诊面瘫后,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可适当进行面部按摩和康复训练,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