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由宫缩过强、胎膜破裂、宫颈或宫体损伤、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等引起。
1. 宫缩过强:宫缩过强时,宫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可能导致羊水被挤入破损的微血管,进而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羊水栓塞。强烈的宫缩使得羊水有更大的压力和机会突破正常的生理屏障进入母体血管系统。
2. 胎膜破裂:胎膜破裂后,羊水与母体的血液有了直接接触的机会。若此时存在母体子宫或宫颈的血管损伤,羊水就可能顺着破损处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诱发羊水栓塞。尤其是胎膜早破等异常情况时,风险会有所增加。
3. 宫颈或宫体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宫颈或宫体出现损伤,如宫颈撕裂、子宫破裂等,会使母体的血管暴露。羊水可通过这些破损的血管进入母体循环,引发羊水栓塞。产程中器械助产等操作不当也可能增加宫颈或宫体损伤的风险。
4. 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时,胎盘位置异常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分娩过程中,胎盘剥离容易导致子宫下段及宫颈部位的血管破裂,羊水就有可能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羊水栓塞。
5. 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手术切开子宫时,子宫的血管开放。羊水有可能通过开放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引发羊水栓塞。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情况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产妇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状况采取合适的措施。一旦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处理,以降低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