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难受可能是感冒、过敏、鼻窦炎、鼻息肉、冷空气刺激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手术治疗等。
1. 感冒:因病毒感染引发,鼻腔黏膜受刺激分泌增多导致流鼻涕。可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复方氨酚烷胺等减轻鼻黏膜充血,减少分泌物。同时多休息、多喝水,促进身体恢复,一般一周左右症状可缓解。
2. 过敏: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反应使鼻腔产生大量分泌物。首先要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症状严重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还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
3. 鼻窦炎:鼻窦发生炎症,炎性分泌物增多经鼻腔流出。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配合鼻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改善引流,也可进行鼻腔冲洗辅助清除分泌物。
4. 鼻息肉:鼻息肉会堵塞鼻腔,影响鼻窦引流,导致分泌物增多。较小的鼻息肉可先使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喷鼻。若息肉较大,严重影响呼吸及生活,通常需手术切除。
5. 冷空气刺激:在寒冷环境中,鼻腔黏膜受刺激会分泌更多黏液。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进入温暖环境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若流鼻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