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致病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
1. 飞沫传播: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咽、气管等分泌物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健康人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就容易感染麻疹病毒。例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学校、医院候诊区等,病毒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给他人。
2. 接触传播:如果健康人直接接触了被麻疹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患者使用过的毛巾、衣物、玩具等,然后再用污染的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部位黏膜,病毒就可能侵入人体引发感染。比如在照顾麻疹患者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接触到患者的污染物后未及时洗手,就增加了感染风险。
3. 母婴传播:患有麻疹的孕妇,体内的麻疹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在母体内就感染麻疹病毒。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对胎儿的健康影响较大。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差的场所等。若怀疑接触过麻疹病毒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防止病情延误和病毒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