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环境因素等引发。
1. 病毒:病毒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呼吸道,侵袭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呼吸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引发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
2. 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原本寄生于呼吸道的细菌大量繁殖,或者外界细菌侵入呼吸道,突破人体的防御机制,就会引发感染,造成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
3. 支原体: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阻碍纤毛的正常运动,还会释放毒素,破坏上皮细胞,引起呼吸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多以咳嗽较为突出。
4. 衣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衣原体感染呼吸道后,会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引发炎症,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表现。
5.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温骤变、过度疲劳等环境因素会削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例如,长期处于雾霾天气中,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刺激呼吸道;气温突然降低,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免疫细胞活性降低,都增加了病原体入侵的机会,从而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若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