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岁宝宝总是流鼻涕,可能是鼻腔发育不完善、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改善环境、药物治疗等。
1. 鼻腔发育不完善:1 岁宝宝鼻腔相对短小,鼻黏膜血管丰富,在受到轻微刺激时就容易出现流鼻涕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平时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软化鼻痂,利于分泌物排出。
2. 环境刺激:如果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大、空气干燥或有刺激性气味等,都可能刺激宝宝鼻腔黏膜,导致流鼻涕。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避免宝宝接触刺激性物质,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3.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流鼻涕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期间要多让宝宝休息、多饮水,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症药物缓解症状。
4. 过敏性鼻炎:宝宝接触过敏原后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症状发作时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
5. 鼻窦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能需鼻腔冲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几率。若宝宝流鼻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