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流鼻涕可能是环境刺激、过敏、感冒、鼻窦炎、鼻息肉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刺激源、抗过敏治疗、对症治疗、抗炎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环境刺激:所处环境中存在较多粉尘、化学物质、冷空气等,会对鼻腔黏膜产生刺激,导致分泌物增多而流鼻涕。应尽量远离不良环境,比如在雾霾天佩戴口罩,在有化学物质的场所做好防护,进入寒冷环境可适当佩戴围巾保护口鼻,减少刺激,从而缓解流鼻涕症状。
2. 过敏: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引发过敏反应,致使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大量鼻涕。可通过做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进行抗过敏治疗,还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炎症。
3. 感冒:病毒感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鼻腔黏膜受炎症侵袭,出现充血、分泌物增多现象,导致流鼻涕。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恢复。期间可多喝水、多休息,若症状较重,可服用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如感冒灵颗粒等减轻流鼻涕等不适。
4. 鼻窦炎:鼻窦发生细菌感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鼻窦黏膜,使其分泌大量脓性鼻涕,且常伴有鼻塞、头痛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等,同时配合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减轻鼻腔黏膜肿胀,促进鼻窦引流,还可进行鼻腔冲洗辅助治疗。
5. 鼻息肉: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导致黏膜水肿、增生,形成鼻息肉,会阻碍鼻腔正常通气和引流,引起流鼻涕。较小的鼻息肉可先使用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抑制息肉生长;较大的鼻息肉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术后要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日常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适当冲洗鼻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若流鼻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