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痒,肿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以前没冻过
化验,检查结果:没检查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您告诉我怎么可以治疗,谢谢
病情分析: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指导意见:
治疗方式: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病情分析:
冻疮么
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指导意见:
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病情分析: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
指导意见:
饮食自疗方
(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当归30克,煮食.
(2)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当归15克,红枣10克,煮食.
验方自疗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
生活护理:
自疗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以上是对“以前没冻过,没检查过,请您告诉我怎么可以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摘自:求医问药网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指导意见:
对刚冻的脚可以用热水多洗洗,平时注意保暖.祝你健康快乐.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