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老婆发现从臀部往下到脚底两腿都很酸痛,但以往并没有扭伤和碰撞,只是莫名奇妙的疼痛!尤其在晚上疼的特别厉害,早上起来就两腿就特别重,像走不动路一样!从外观上看来并没有什么异常,请问医生这到底是什么病?会不会是神经压迫所致?
您好,根据您的阐述。基本能肯定您患有骨关节病。建议您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骨关节病的防治 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非炎症性疾病。因为此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而且病理改变伴有明显的肥大增生,所以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或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虽然是一个老年性疾病,但关节的变化往往是在中年时期就已开始,经过一个很长时间的发展,到老年时才显现出来。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有骨关节炎的某些征象。骨关节病的好发部位多为负重关节(负重关节在活动中承受最大应力,因此最容易发生损伤),如脊柱(特别是颈椎和腰椎)、髋关节、膝关节,症状多表现为骨质增生、软骨退变、关节和肌肉酸痛、活动受限制。 原发性骨关节病主要是随着年龄增加,关节软骨的退行性老化加重。关节软骨的退行性老化的原因与“磨损和撕裂”有关部位、病情的进展和高度疲劳、负担过重有关。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减少骨关节的损伤?我们不妨学点人体力学的知识。正确运用人体力学的原理和规律,可以减少骨科疾病的发生,指导创伤治疗,促进功能康复,预防并发症。 人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是杠杆原理的运用。杠杆是一个能绕支点转动的杆。杠杆有三种基本形式:平衡杠杆,支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力点之间;省力杠杆,阻力作用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速度杠杆,力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人体运用最多的是速度杠杆原理,但也有平衡杠杆和省力杠杆原理。 头颈部是最典型的平衡杠杆原理。手持重物是速度杠杆原理。人在站立时,人体的重心一般位于第二骶椎前方约7厘米处;但同样是站立,如果将手臂举过头顶,重心就会相应上升;并且人体的重心也受性别、年龄、身体结构特点的制约。如站立时,女性的重心一般在身高的 55%处,而男性的重心约在身高的56%—57%处,儿童因为其头和躯干较重,重心位置比成人高上肢发达的体操运动员比下肢发达的足球运动员的重心位置高。人体的重心越高,稳定性就越小。 正常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5个部分。颈椎有7个,胸椎有12个,腰椎有5个,骶椎有5个,尾椎有4个,共计33个脊椎骨。到了成年,5个骶椎长在一起成为骶骨, 4个尾椎也互相融合成为尾骨。因此,实际上可以活动的椎骨仅 26个。它们通过周围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组成一个能活动的、具有强大支撑力量的中轴,起着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并将头颈与躯干的负荷传导到骨盆的作用。椎骨与椎骨之间存在椎间盘,但环椎、枢椎、骶椎、尾椎间不存在椎间盘,因此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毫米。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人到20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退行性变,髓核中的含水量逐渐减少,伴随着髓核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变薄,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因此随着年龄增大,腰椎间盘的结构老化,其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着减退。实际上,椎间盘是一个充满液体的有弹性的容器,当脊柱运动时,椎间盘的主要变化是液体在容器内流动,而使椎间盘变形,但不是压缩,这样可以平均分布由椎体传来的压力。 正常时脊柱不是一条直线,它有三个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这三个曲线相遇于重力中心线,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人体之所以可以前后左右弯曲、旋转,主要依靠脊柱)如果这些生理曲线有所改变或变直,将会产生身体的不适或者腰背疼痛。由于部位不同,活动度也不一样,颈椎活动度最大,胸椎活动度最小,腰椎介于两者之间。 脊柱的骨关节病以颈椎和腰椎最常见。颈椎病大多数起病缓慢,开始只有颈部不适,逐渐出现上肢放射痛,少数患者可有眩晕,严重时甚至肌肉力量减退,肌肉萎缩。腰椎骨关节病的腰痛特点是从静止状态突然改变体位时疼痛较重,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减轻,但活动过多时疼痛又加重。同样,早晨起床时,也会感到腰僵硬感及疼痛,起来活动后可以缓解。 为了防治骨关节病的发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立位还是坐位,都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如保持下腰部平坦,避免使腰部过度前凸;坐位时,最好选择硬椅,并且高度合适,因为椅子过高时,使双足离地,大腿后部肌肉受压,影响骨盆的放松,过低时,会增大髋关节的屈曲度,使骨盆向前倾斜。这些都容易引起腰肌劳损。同时还应当注意腰部要与椅背相贴,相贴的部位最好在上腰椎处,即距离坐板约为20厘米。这样坐着,既感到舒服,又保护腰部肌肉。长期处在固定的坐姿时,双下肢应当保持一定的屈曲度,如果双下肢伸得不直,使小腿背部的肌肉紧张,牵拉骨盆,腰椎后凸增加,容易引起劳搅对于需要长期半弯腰工作的人(炊事员、理发员)来说,应当保持下腰部平坦,使重力落在髋关节处,这样一来才不容易疲劳。大多数老年人腰部已经有所损伤,在站立时,就需要轮流在一侧足下垫一木凳,使一侧的髋、膝关节微屈,以减轻疼痛。在弯腰取物时,千万不要怕麻烦,一定要采用屈膝伸腰的姿势,即先使髋、膝关节屈曲,使小腿背部的肌肉放松,腰部伸直,这样可减轻腰背肌的负重。如用屈膝伸腰的姿势提10千克的重物,背伸肌只需要有141千克的力量就能提起,而如果采用伸膝弯腰的姿势同样提10千克的重物,此时,作用力主要集中在下腰部,腰背肌的力量则需要增加到256千克才能将其提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