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对于你说的这样的情况,主要的原因还是心理作用,
指导意见:
你有什么干的事情告诉他们,并让他们监督你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也可以采用阳性鼓励法来激励自己
什么是阳性鼓励法
指导意见:
拖延症的认知误区在于追求完美。所以当你觉得“等一等再办可能让事情办得更好”的时候,问自己一下“现在就办,是否一样可以做得一样好?”如果是,现在就办吧。即使你确实觉得等一等会办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现在就办,至少可以多办一点事情,量的积累也可以产生质的飞跃。”
拖延症的情绪基础是焦虑,就是过分担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胁。焦虑情绪有其进化上的优势,有人统计,换焦虑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于意外事故,因为他们总是对周围保持警觉。但是过度的警觉只是浪费了大量心理资源。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处于无意义的焦虑的时候,要放松一下,往往会减少拖延。
拖延症的身体基础是疲劳。当你觉得疲劳的时候,自然会把事情向后拖。疲劳有真的疲劳和焦虑产生的疲劳,前者要靠锻炼身体,后者要靠科学地放松。对于成年人,锻炼身体带来的收益不会马上见效,甚至短期会让自己更疲劳,应注意坚持,增加有氧运动。
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虑,锻炼身体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往往不会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其实现代社会里,应该做的事情要多于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应该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欢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