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神经内科 → 孩子经常重复做一些动作,有时候说话也重复

孩子经常重复做一些动作,有时候说话也重复

男 | 16岁 2014-01-17 20:37:51 3人回复 来自安阳市

健康咨询描述: 请问有医生在吗?我的儿子,今年16岁,孩子经常重复做一些动作,有时候说话也重复。有时走路会倒退几步再继续前行。可能患有强迫症,我想咨询一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检查和治疗过,刚刚发觉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咨询、检查、治疗

医生回复区

石立娜
石立娜 其他 擅长: 擅长日常一些小病,感冒发烧等,糖尿病高血压。血栓闭 帮助网友:11206称赞:3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4-01-17 20:50:39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有时候不是病理引起的,可能是习惯导致的
      指导意见:
      建议你多注意引导孩子,不要训斥他,慢慢就会好的,祝健康

熊臻荣
熊臻荣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擅长肥胖症,颈,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四 帮助网友:946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10-30 10:21:28 我要投诉

      指导意见:
      其实,这种现象早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吮吸的本领,正常的宝宝一出生就已经会卷起舌头,条件反射般地吮吸妈妈的乳汁了,这一本领是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遍遍吮吸自己的手指练就的。如果碰巧,在产前检查的后期,妈妈还能从B超影像中直接观察到这有趣的一幕呢。出生以后的宝宝,重复“练习”的范围扩大了,重复的动作中蕴含的意义也更丰富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惯常的重复例子来解读其中的意思:一、“我有很多担忧,但说不出来。”——渴望寻求安全感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类似反复吮吸自己手指的举动,一方面是想重温原先在妈妈肚子里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在表达希望和妈妈发展一种新联结的渴望,比如喂奶时的触摸等。这个阶段,他们最大的担忧是害怕被妈妈抛弃,这些复杂的感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因此只能借助反复做这个动作来安慰自己。一般来说,这个动作在2岁半之后频率会有所降低,但如果宝宝日后在幼儿园又频繁出现吮吸手指的动作,爸爸妈妈马上就要意识到,这是“分离焦虑”的标志。我们可以仔细回顾出现这个动作的时间点,大多是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较大变化的时候:比如换学校、搬新家、戒奶嘴之后或重要照顾者离去等。当安全感的基石发生动摇的时候,宝宝往往会退行到婴儿的状态。二、“咦?有些东西不见了,又出来了!”——努力理解事物的恒常性10个月左右的宝宝,小手小脚已经初具力量,手指动作也已相当灵活。他们常爱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把手里抓到的东西扔出去,等大人帮他们捡回来再扔出去。父母捡得快,宝宝就扔得快,这种游戏对父母来说并不有趣,甚至是活受罪,往往捡着捡着就不耐烦了。殊不知,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宝宝在获得空间感的同时,还初浅地理解到了事物存在恒常性:东西不见了,又出来了!在理解事物恒常性这一点上,更为典型的游戏当属“躲猫猫”。可别小看此类游戏,这可是为妈妈或其他重要照料者日后成功“脱身”奠定基础哦。宝宝通过反复玩这种类型的游戏,努力地理解和接受重要照料者有时会暂时离开一会儿,但总会回到自己身边。三、“只有这样做,我才能明白一些事情。”——反复能加深大脑中的沟回孩子反复玩水和沙等游戏,或者总是要求大人讲同一个故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大脑皮层是如何发育的吧:大脑皮层上那些大大小小的褶皱——沟回,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有沟回的脑是一部分大型哺乳动物的独有特征,复杂的褶皱使得体积不大的脑可以拥有很大的表面积,产生较高智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主要的沟回在妊娠中迅速发展并在婴儿出生时完全形成。出生以后,婴儿大脑皮层表面的沟回不明显,但随着与人和环境的交往(适当的刺激)而增多,婴儿大脑的沟回逐渐显现、加深、表面积增大,从而扩大了宝宝的运动、思维等功能区。而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关键在于重复,重复才能加深大脑皮层的沟回。由此可见,孩子在某段时间重复地玩某个固定的游戏或玩具,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所以,他们会在学习穿鞋的阶段,穿上又脱下,再穿上,再脱下;在搭积木的时候,他们会搭完推倒,再搭,再推倒……重复做,是孩子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如果你通过这篇文章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请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哦。虽然我们成人觉得“没意思”,但对孩子来说却有“重大意义”。

郭婷婷
郭婷婷 其他 帮助网友:18003称赞:16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4-01-17 20:48:33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在精神上要学会自我放松,在饮食上也应做一些调节,比如睡前喝点牛奶有助于入眠;
      指导意见:
      对于神经衰弱来说,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心理治疗,药物只能起到辅助暂时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找到自己的病因,依靠患者自己去战胜疾病
      以上是对“孩子经常重复做一些动作,有时候说话也重复”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强迫症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确定自己每天的饮食当中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干果、全麦食品。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有不良个性特征的群体 常见症状: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强迫观念[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强迫症分为哪些类型 严重的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呼吸强迫症怎么治疗 房性期前收缩合并强迫症如何处理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盐酸舍曲林片

盐酸舍曲林片

适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也用于治疗强迫症。...[说明书]

盐酸帕罗西汀片

盐酸帕罗西汀片

本品用于。 1.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