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慢性胆囊炎患者应该吃什么药?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
目前一般情况:喝酒后有点痛,平时吃的药是金胆片
胆囊炎临床常见的有急、慢性之分,是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女性发病率偏高,发病年龄多数在20-50岁之间,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和胆道阻塞及胆固醇代谢失常。急性胆囊炎可能是第一次发作,也可能在慢性胆囊炎基础上屡次发作,发作时病人常呈急性病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常发生于饱餐后的晚上,一般都很剧烈,呈持续性,有时呈阵发性加剧,开始时主要在上腹部,逐渐转移至右上腹,部分病例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发热,体温常在38℃-39℃之间。同时可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大量嗳气等胃肠道症状。慢性胆囊炎往往缺少典型症状,亦可无症状,若无急性发作史,往往不易确诊,症状常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腹胀,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适,持续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胃部灼热,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在进食油脂类食物后,症状可加重。预防(1)注意饮食卫生,食不过饱,平时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严格控制食用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核桃、花生仁、腰果等)及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饮食中不必绝对禁油腻,但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是非常有必要的。(2)宜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近代医学认为植物油有一定的利胆作用。(3)一切酒类及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均可能导致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宜慎之。(4)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更应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以防诱发。保持情志舒畅。(5)平时饮食亦应进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产生气体。保持大便通畅。(6)适当进行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7)保证每天水分的摄入量。(8)如伴有胆石病,应积极消除结石。即使现在B超未发现胆结石,仍不能排除胆结石存在的可能性,最好每隔半年去医院进行B超检查。(9)如有寄生虫病史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驱除寄生虫,以消除隐患。(10)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宜卧床休息并禁食。(11)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针对治疗坚持服用消炎利胆片,每日3次,每次服4片。在连续服用后如发生轻度腹泻是正常现象。夜间发生胆绞痛时采取膝胸卧位,辅以轻拍右肩部及心理安慰。对于疼痛的缓解,有两个较可行的办法:1。口服山莨菪碱片剂(氢溴酸山莨菪碱片剂,5mg/片,一次5-10mg);2。心痛定舌下含服(心痛定又名硝苯地平,5mg/片和10mg/片两种剂型,一次一片即可)。如果药品充足,还可以用颠茄合剂解痉镇痛,使用方法看说明书。其他有参考价值的治疗方法:1.成药自疗法(1)去氢胆酸片0.25克,每日3次。(2)胆酸钠片0.2克,每日3次。2.验方自疗法(1)郁金粉3克、没药粉3克、绵茵陈30克。茵陈水煎取汁,送服前两味药末,1日2次。(2)郁金粉15克、鱼脑石粉12克、芒硝粉15克和匀,每日3次,每服5克。(3)金钱草30克、丝瓜络10克,水煎服,每日2次。3.饮食自疗法(1)赤小豆50克、绿豆30克、鲜芦根100克,水煎饮服,每日2次。(2)粳米50克、苡仁30克、茵陈15克。茵陈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苡仁煮粥食之,每日1次。(3)粳米100克、淮山药50克、莲子肉50克、生苡仁30克,一起煮粥,分2次食之。4.外治自疗法(1)胆囊疼痛者可用指压法,压迫胆俞穴及胆囊穴。(2)大黄30克,冰片2.5克,研成细末,用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胆囊区(右乳直下肋缘边左右),1日数次。5.其他自疗法(1)每天打太极拳1-2次。(2)自我按摩腹部及两胁肋,早晚各1次,每次约30分钟左右。避免误诊本病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类似于“胃病”而被误诊,延误治疗,故应仔细鉴别。患者常以为有病就该用补药。其实,本病更为多见的是肝郁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切不可盲目进补。有些患者,担忧发病而减少活动,饱餐后坐卧少动,反使胆汁排泄不畅而增加疼痛。引起慢性胆囊炎的原因不一,所以不可简单处之,而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方能事半功倍。慢性胆囊炎伴反复多次严重急性感染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胆囊炎病人忌吃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饮食可使胆囊收缩,引起疼痛及加重病情。因此,慢性胆囊炎病人不宜吃肥肉、猪油和油煎、油炸食品以及油多的糕点。慢性胆囊炎病人忌吃高胆固醇食物。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巧克力等都不宜食用。慢性胆囊炎病人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油、五香粉、咖喱粉、花椒面以及烟、酒、咖啡、油茶等,慢性胆囊炎病人也忌食用。因为这些食品均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分泌过多可造成胆囊收缩,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使胆汁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营养食谱蒲公英粥[配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用量为60~90克),粳米50~100克。[制作]将蒲公英洗净,切碎,煎药取汁。将药汁加入淘净的粳米中,同煮为粥,以稀薄为佳。[用法]每日2~3次,3~5天为1疗程。温服。[功效]消热解毒,补中益气,利湿。玉米须炖蚌肉[配方]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盐、味精各适量。[制作]将玉米须洗净沥干水,蚌肉洗净,二者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盐适量,炖至蚌肉烂熟为止,加入少量味精即可。[用法]隔日服1次,食肉饮汤。可佐餐服,也可单独服食。[功效]清热解毒,滋养肝肾,利胆泄热。玉米须粥[配方]玉米须鲜品30克(干品15克)。[制作]将王米须洗净切断,用刚烧沸的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用开水冲泡1次,两次汁合并。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至米开花后,将玉米须汁兑入粥内,稍煮片刻即成。[用法]日服2次,趁热食用。[功效]理气止痛,适用于右胁下隐痛、嗳气的气滞胆囊炎。栀子仁粥[配方]栀子仁5克,粳米100克。[制作]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熟时,放入栀子仁末梢煮即可。[用法]每日服1剂,分2次食完。[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慢性胆囊炎。黄紫地丁粥[配方]黄花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鲜品各60克),粳米100克。[制作]将黄花地丁和紫花地丁加水煮,过滤去渣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可以加白糖凋味。[用法]每日1~2次,1周为一疗程。[功效]适用于湿热型胆囊炎。鲤鱼赤豆陈皮汤[配方]鲤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盐、味精各适量。[制作]将鲤鱼刮鳞去内脏,洗净。赤小豆淘净沥干水。陈皮用清水洗去灰尘,沥水。将三者共入锅,加清水适量,盐适量,煮至鱼熟豆烂时停火,加适量味精。[用法]每日1~2次,可佐餐服用,或单独服食。[功效]健脾益胃,理气解毒如果有了满意的回答请及时采纳,不要辜负了回答者!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