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血压低可能是由生理因素、药物影响、疾病因素等。
1. 生理因素:人体血压在一天中会有波动,存在昼夜节律,多数人呈现双峰一谷现象,夜间血压会自然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调节机制。而且夜晚睡眠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新陈代谢减缓,心脏负荷减轻,心输出量减少,也会使得血压有所降低。
2. 药物影响: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药物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不当,可能导致晚上血压过低。比如长效降压药作用时间长,若在不恰当时间服用,夜晚药效达到高峰时,就容易引起血压过度下降。
3. 疾病因素:像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到晚上身体活动量减少,回心血量进一步降低,心脏负担虽减轻但泵血能力不足,血压就会降低。还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如腹泻、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水分,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也会造成晚上血压低。另外,内分泌紊乱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也可能引发血压降低。
当发现晚上血压低时,要多留意自身症状。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适当增加盐分摄入,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若血压过低引发不适,或血压波动异常,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