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一般不会造成尿毒症,但在一些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导致尿毒症。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数患者感染登革热后症状相对较轻,经过规范治疗和适当休息可逐渐康复,不会对肾脏造成严重影响。少数情况下,登革热病毒可能引发严重的病理反应。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同时,病毒及其毒素还可能直接损害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使得肾脏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废物。若病情持续进展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且难以恢复,就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很重要。要注意防蚊灭蚊,定期清理家中积水,避免蚊虫滋生。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时,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产品。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