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第一:3岁12天不会喊爸爸妈妈,走路去比较晚,走路前会喊爸爸妈妈,走路后什么也不会了,怎么纠正都不说话,想要什么就指,平时厕所都懂,会扔垃圾,知道帮忙倒垃圾做事,饮食胃口也不错,夜间睡眠很好 第二:白天会莫名其妙的开心短距离几步远这样来回跑,特别兴奋,傻笑,转圈圈特开心,怎么制止也没用。晚上睡觉也是躺着傻笑,骂哭了几秒后又笑了 第三:游乐场天天去感兴趣的总是一样,半年了,还是不喜欢玩项目,就喜欢走独木桥,玩水,家里买了秋千天天鼓励也不玩,游乐场所也不玩这些,喜欢冒险项目,爬多高的,带小朋友一起他也不和人家玩,自己奔跑 第四:无论怎么尝试,哪怕剁碎搅碎也不吃菜,坚决不吃,就吃饭—面,混沌吃皮,包子吃皮,饼吃咸的不要菜 第五:讲故事不听,用手捂我嘴,要么跑开,唱歌也不听,睡前也不要这些,想睡了一夜到天亮那种-家里买了小人书立体的别的小朋友来玩都喜欢他不喜欢 第六:睡醒起来把玩具全扔乱了,书架上书全扔下来好开心,箱子里东西倒出来,没有规矩不懂的收拾,讲道理不与我对视
病情分析: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指导意见:
1.早期表现,不会对亲人微笑,如亲人要把他抱起时,他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3.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