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般正常体温是在36到37度,降到36°以下多半和过度使用退烧药或身体刚出汗之后测量体温有一定关系,可以间隔一个小时之后再测量一下,这几天要注意保暖。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需要指出的是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并不是体温.【正常体温】体温在人体各个部位是不一样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样:在一天的生物节律中,清晨2~5 时体温最低,下午5~7 时最高,但一天之内相差应小于1℃ .男女之间也有差异:女子体温一般比男子约高0.3 ℃ .女子体温还与月经有关.所以说,人体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不一样.一,成人正常体温正常人口腔温度:36.5~37.4℃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 ~0.6℃ ,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 ~0.5 ℃.二,未成年人正常体温口腔体温: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3℃),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所以体温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如果患者的体温在36度一下不低于35.5度,而且不是一直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假设患者体温一直是低的,那可要注意了.
以上是对“感冒发烧后体温降到36度以下正”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这个温度如果不是低于36度很远应该是正常的.没有问题的.不要担心.一般不需要治疗.
腋下测量的温度读数一般是应该加上0.5度代表体内温度,医院一般也是这样做的.只要在 36.2-37.5都是正常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动.但是测量的时候一定测量10分钟,而且一定要夹紧,保证测量准确.
您好,临床上以口腔,直肠,腋下三个部位的温度表示体温.口腔温度的正常值是36.3到37.2摄氏度,肛门温度正常值为36.5到37.7摄氏度,腋下温度正常值为36到37摄氏度.您如果测量正确的话,体温是偏低的.体温低于正常常见于休克,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当然,您要尽量确保您的测量精确,减少误差,如测腋温是没有将体温计夹紧使体温没有上升到正常高度,或者温度计附近有使局部体温变冷的物体如冰袋等都会造成测得体温较实际为低.建议您再多测几次取平均值.愿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1,正常体温36~~37.4.波动幅度在0.5~1度之间,一般口腔温度比较准,测腋温必须擦净腋窝汗液,测量5分钟以上.
2,感冒发烧后,由于药物降温作用或体质下降,体温调节中枢等原因,体温可以降至35~~36度左右,再低就必须治疗了.
3,估计你的症状属于正常,对照上面建议观察一下.
你好,你属于低热,也是属于不正常的,你可以去医院看看.引起低热的原因较多.慢性化脓蛙扁桃体炎,慢性副星宾炎,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肺外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无黄疽型肝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都是常见的低热原因.这类低热病人都是有器质性疾病的.
此外,体质虚弱的人,或病后,常常会发生夏季低热.如果在低热的同时还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手抖,颜面易潮红,窒性心动过速,打呢,腹胀,失眠,就可能是神经性低热.
低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于弓热所以检查低热原因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对功能性低热,必须经过较长期的观察,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才能诊断.
低热的产生与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关系.体质虚弱,身体患病,是产生低热的基础,而疾病的发生又是体质虚弱,身体抗病能力减退的结果.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减少低热的发生.
低热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摄氏度以下者,称低热.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长期低热(持续2周以上)的病因常见者有小儿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副鼻窦炎,慢性牙龈炎,慢性中耳炎,慢性肾炎等);功能性低热,特点是清晨体温正常,活动后出现低热.
依据临床表现,以低热为主症者,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查清病因,审因论治.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祛除病因法.
祖国医学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正邪相争可致发热;饮食劳倦,情志郁结,宿食,痰饮,瘀血等久留不去,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耗,阴阳失调,可致发热;气,血,阴,阳亏虚可致发热.而在本症的病例中,一般内伤多于外感.
在低热病儿中,有不少病例一时难以查清确切病因者,可用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960例,全部治愈,平均服用2剂体温恢复正常.
37.3到38度都成为医学上的低热.38到39叫中等发热,39-40叫高热,40度以上叫超高热.欢迎再来提问
以上是对“感冒发烧后体温降到36度以下正”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