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体温计诊断发热的具体数值因测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腋窝温度超过37℃、口腔温度超过37.2℃、直肠(肛门)温度超过37.7℃时,可判定为发热。
发热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发热的严重程度通常可分为四级,即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以腋窝温度为例,低热范围为37.3℃~38℃;中等度热范围为38.1℃~39℃;高热范围为39.1℃~41℃;超高热则超过41℃。
在测量体温时,应确保体温计的测量方法正确,测量时间足够。如果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前应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并确保体温计与测量部位紧密接触。测量腋窝温度时,应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深处并夹紧,测量时间通常为5~10分钟。测量口腔温度时,应将体温计置于舌下并紧闭口唇,测量时间通常为3~5分钟。测量直肠温度时,应将体温计插入肛门内并固定,测量时间通常为3~5分钟。
发热患者应根据体温高低和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低热患者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排汗和排尿,有助于降温。中等度热及以上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过度保暖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在发热期间,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康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