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溶血性贫血通过血常规能看出来。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血常规检查中,多项指标可提示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这是贫血的常见表现。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会显著增高,因为溶血时骨髓造血功能会代偿性增强,大量网织红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外周血涂片可能会发现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球形红细胞、破碎红细胞等,有助于判断溶血的原因。
当红细胞遭到破坏时,身体会启动一系列代偿机制。骨髓会加速造血,使得网织红细胞等未成熟红细胞提前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所以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而红细胞形态改变则与不同的溶血病因相关,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会出现球形红细胞。
不过,血常规只能初步提示溶血性贫血的可能,不能确诊。要明确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胆红素代谢检查、骨髓穿刺等。若怀疑有溶血性贫血,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合适的检查项目,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