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麻风分枝杆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也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通常,当人体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细菌会在体内缓慢繁殖,逐渐破坏皮肤和神经组织。在皮肤方面,会出现各种形态的皮疹,如红斑、斑块、结节等,这些皮疹往往感觉减退或丧失。在神经方面,可导致神经粗大,引起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比如长期与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近距离接触,含有麻风分枝杆菌的飞沫或皮肤破损处的分泌物等进入健康人体内,就可能引发感染。不过,并非所有接触者都会发病,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力较强的人,即使接触了病菌,也可能不发病或病情较轻;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则更容易感染发病。
对于麻风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