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岁小女孩痛经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生殖道畸形等。
1. 原发性痛经:这是最常见的痛经类型,通常在初潮后 1 - 2 年内开始出现。其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前列腺素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症状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一般在月经来潮前 12 小时开始,月经第 1 天最剧烈,持续 2 - 3 天后缓解。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芬那酸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遗传因素、免疫调节异常等有关。症状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痛经呈进行性加重,即随着病程的进展,痛经症状越来越严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孕激素、雄激素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以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灶,恢复解剖结构。
3. 子宫腺肌病:这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症状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更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相似,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4. 盆腔炎:这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厌氧菌等。症状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5. 生殖道畸形: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如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残角子宫等。处女膜闭锁是由于处女膜无孔,经血无法排出,积聚在阴道内,可导致周期性下腹痛。阴道横隔是指阴道内存在横行的隔膜,阻碍经血排出,也可引起痛经。残角子宫是子宫发育畸形的一种,若残角子宫内有内膜存在,且经血无法排出,也会导致痛经。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切除畸形部位,恢复生殖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对于痛经的小女孩,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等。
温馨提示:
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不宜过劳或过逸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