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腹痛难忍,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1. 原发性痛经: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在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症状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一般在初潮后1 - 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 - 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
2.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症状表现为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及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
3. 子宫腺肌病:这也是导致月经腹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其症状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4. 盆腔炎性疾病:当盆腔发生炎症时,也可能引起月经期间腹痛。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即使发生也常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其症状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5. 卵巢囊肿蒂扭转: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指卵巢囊肿的蒂部发生了扭转,导致卵巢囊肿的血液循环受阻。其症状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查可触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
如果出现月经腹痛难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B 超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月经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