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被咬伤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较为有效,通常在72小时内接种也有一定作用。
人体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并在局部组织中少量增殖,随后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随着时间推移,病毒会沿着神经的轴突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如果能在病毒大量繁殖并侵犯中枢神经之前接种狂犬疫苗,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就能及时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一步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
在实际临床中,很多案例显示在被咬伤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预防效果非常好。因为此时病毒大多还处于局部组织,尚未大量侵入神经。而在72小时内接种,虽然病毒可能已经开始向神经扩散,但疫苗产生的抗体仍有机会在病毒到达中枢神经前将其控制住。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毒在体内扩散的范围和程度会增加,疫苗发挥作用的难度也会增大,预防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日常生活中,一旦被动物咬伤,无论伤口大小,都要及时处理并尽快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不要因为觉得伤口不严重或者心存侥幸而延误接种时机。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安排,按时完成整个接种流程,以确保身体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对抗可能存在的狂犬病毒。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