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疫苗一般需接种3针,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分别接种。即接种时间间隔为0、1、6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母婴、血液及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很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对肝脏造成长期损害,甚至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接种乙肝疫苗后,身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当乙肝病毒入侵时,抗体就能识别并将其清除,从而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侵害。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能及时为新生儿提供初始的免疫保护,阻断母婴传播途径。1月龄时接种第二针,是为了强化免疫反应,刺激身体产生更多抗体,增强免疫效果。6月龄接种第三针,进一步巩固免疫记忆,使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为新生儿提供持久的保护。
家长要重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按照规定时间带孩子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种。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回家后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引发感染。同时,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异常,症状较轻可先观察,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后续也要遵医嘱按时带孩子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