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母婴传播、性传播、输血传播、实验室感染等进入人体。
1. 蚊虫叮咬: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在叮咬感染寨卡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其体内复制,当再次叮咬其他人时,就会将病毒注入人体,从而导致感染。
2. 母婴传播: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可在孕期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分泌物等而感染病毒,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后果。
3. 性传播:与感染寨卡病毒的人发生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等,都有可能感染病毒,即使感染者没有症状也可能传播。
4. 输血传播:输入被寨卡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受血者就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
5. 实验室感染:在实验室中处理含有寨卡病毒的样本时,如果操作不当,如意外刺伤、气溶胶暴露等,工作人员可能感染病毒。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蚊灭蚊,如使用纱窗、蚊帐,涂抹防蚊驱蚊产品等。有怀孕计划的人群要特别关注寨卡病毒疫情,若有相关暴露史应及时咨询医生。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旅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等情况。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