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面瘫后1-3个月左右开始出现肌肉萎缩。
面瘫导致肌肉萎缩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受损后,神经对肌肉的营养支持和支配功能受到影响。神经就如同肌肉的指挥官,当神经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向肌肉传递信号时,肌肉得不到有效的刺激,新陈代谢减缓,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和饱满度,进而开始萎缩变小。
在面瘫初期,面部肌肉可能只是表现为无力、活动受限,但随着时间推移,如果神经功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肌肉得不到正常的神经冲动刺激,就会逐渐进入萎缩阶段。通常在1个月左右,部分患者可能就会发现面部肌肉开始有细微的变化,比如患侧面部肌肉相较于健侧稍显松弛,外观上可能还不太明显。到了3个月左右,肌肉萎缩可能就会比较明显,面部不对称加剧,患侧脸颊可能会出现凹陷,鼻唇沟变浅等情况。
面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可以适当进行面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的进程。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接受康复训练等,争取早日恢复面部神经功能,减少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