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感染原因涉及传染源、传播媒介、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等方面。
1. 传染源: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病毒在其血液中大量存在,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其他人。隐性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同样能使蚊子感染病毒,进而传播疾病。
2.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这些蚊子喜欢在人类居住区域附近的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等。当蚊子叮咬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人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
3.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对登革热病毒易感。尤其是从未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人群,体内缺乏相应的免疫力,一旦接触到病毒,就容易被感染。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4. 流行特征:登革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蚊子生存繁殖,登革热全年均可发生,且在雨季发病率较高。在一些卫生条件差、蚊虫滋生严重的地区,登革热更容易传播和流行。
日常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喷洒杀虫剂等,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减少蚊子滋生地。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时,要穿着长袖长裤,涂抹防蚊驱蚊用品。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