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治疗中维持血压可从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监测频率、饮食调节、病情观察等方面着手。
1. 液体复苏:通过快速输注晶体液、胶体液等补充血容量,纠正因登革热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液体丢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保障血压稳定。常用的晶体液有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
2.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当经液体复苏后血压仍难以维持时,需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可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血管,提升外周血管阻力,进而维持血压。
3. 监测频率: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初期可能需每隔15 - 30分钟测量一次,以便及时掌握血压波动情况,根据血压数值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需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辅助判断病情。
4. 饮食调节: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和血压。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身体恢复。
5. 病情观察:留意患者有无头晕、乏力、心慌等低血压相关症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苍白、湿冷等表现,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策略。
在登革热治疗期间维持血压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安排,按时服药、接受检查。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防止血压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康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