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成年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超出这个范围通常可算尿频。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水分经过代谢后,多余的水分会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脏不断生成尿液,膀胱则起到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壁的感受器,产生尿意促使排尿。而尿频意味着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
多种情况会引发尿频。比如大量饮水后,身体水分增多,肾脏生成尿液也会相应增加,排尿次数自然增多,这属于生理性尿频,一般减少饮水量后可恢复正常。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像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尿道、膀胱等部位,引发炎症,炎症刺激会使膀胱敏感性增加,即使膀胱内尿液不多也会产生强烈尿意,导致尿频。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会使尿液中含糖量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也会出现尿频症状。
日常生活中,若发现自己出现尿频现象,不要过于紧张。先回忆近期的饮水情况、生活习惯等。如果是因饮水过多导致,可适当调整饮水量。若是不明原因的尿频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尿急、尿痛、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