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一般会有轻微疼痛,通常1 - 2周能好。症状较轻时,患儿可能仅在进食时稍有不适;症状较重时,疼痛会较为明显,影响进食和睡眠 。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白色念珠菌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口腔黏膜较为敏感,受到病菌侵袭和斑膜刺激,就会产生疼痛感觉。而恢复时间与感染程度、治疗措施以及患儿自身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果感染程度轻,自身免疫力较好,加上及时有效的治疗,恢复时间就会短一些;反之,恢复时间则会延长。
当发现鹅口疮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一般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制霉菌素涂抹口腔,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喂奶后可以给宝宝喝少量温水,冲洗口腔。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在喂奶前要清洁乳头;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奶嘴等要定期消毒。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宝宝的玩具等物品也要经常清洗消毒。如果宝宝鹅口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确保宝宝能尽快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