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血糖高低主要关注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这几个指标。
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在隔夜空腹至少 8 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的血糖值,它能体现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此时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没有食物摄入带来的血糖波动干扰,所测数值较为稳定,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空腹血糖异常情况。
餐后 2 小时血糖是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等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会使血糖升高,该指标能反映机体对进食后血糖的调节能力。如果餐后 2 小时血糖过高,说明身体在处理进食后血糖升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则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它反映的是过去 2 -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由于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能更全面、稳定地体现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受偶尔一次血糖波动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血糖指标的变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入量,多吃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进行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监测血糖,若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