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在此祝你早日恢复健康。副银屑病(parapsiasis)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诊断要点:1.多见于中年,男性多见。2.皮损好发于躯干和四肢。3.皮损多种形态,可以为点滴状、斑片状。常为大小不一的淡红色及黄红色斑,境界不很清楚,无明显浸润,其上被有少量鳞屑。发展较慢,呈慢性经过。4.病人无自觉症状。5.组织病理示表皮和真皮浅层有非特异性炎症。6.部分斑块状副银屑病可发展成蕈样肉芽肿,需长期随访。治疗要点:1.无特效治疗,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氨苯砜。2.局部外用10%尿素软膏或0.1%维甲酸软膏。3.PUVA治疗。一般将银屑病分为5型: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副银屑病。1、寻常型银屑病(psiasisvulgaris)最常见。初起时为帽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境界清楚,表面覆有干燥的多层银白色鳞屑,呈云母状,周围绕以红晕,其底浸润明显。皮疹逐渐增多、扩大或融合成斑块,鳞屑增厚,容易刮除,刮除后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膜,称为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即见点状出血现象,称为Auspitx征。皮损可形成多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回状或疣状等。少数皮损有渗出,干燥后形成污褐色鳞屑痂呈蛎壳状,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患者有不同程序的瘙痒。皮损以头皮、四肢伸侧如膝前肘后好发,亦可泛发于全身各处。对称分布。少擞病例皮损长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头皮、外阴或小腿等处呈肥厚斑块状,称为慢性肥厚性银屑病。发生于头皮者皮损境界清楚,表面厚积鳞屑使发成束状,但无脱发及断发现象。皱襞部银屑病呈境界分明的炎性红斑,鳞屑较薄或缺如,常因摩擦、潮湿多汗而致浸渍、皲裂或湿诊样变。掌跖部银屑病少见,为境界清楚的棕黄色角化斑蕗为滴状角化过度,周围有红晕,斑上可有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易形成皲裂。口唇及龟头部银屑病为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或灰白色浸润斑,刮之见白色鳞屑及点状出血。指(趾)甲银屑病多见,甲板常有“顶针样”凹陷,失去光泽,可出现纵嵴、横裂、肥厚甚至破坏脱落。本病病程长,可持续数年至数10年,其间病情可反复发作。一般可为3期:①进行期:为急性发作阶段,新皮损不断出现,原有皮损不断扩大,鳞屑厚积,炎症显著。周围有红晕。针刺、外伤或涂搽性质强烈药物等刺激可在受刺激部位诱发新的皮损,称为“同形反应”,亦称koebner征。②稳定期:炎症减轻,无新发皮损,病情处于稳定状态。③退行期:皮损逐渐消退,颜色变浅,皮损消退后,遗留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斑。一般上肢及躯干皮损消退较快而下肢(尤为小腿)及头皮较慢。2、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psiasispustulosa)较少见。分为泛发性及掌跖性2种。(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Zumbusch型)大多急性起病,常伴有全身不适、驰张热、关节肿痛等全身症状,皮疹可在数周内遍布全身。初起时为淡性红斑,进而在此基础上出现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黄白色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表面覆有鳞屑,部分融合或增大成“脓湖”,具有特征性,常因摩擦脓疱破裂而糜烂渗液。数天后,脓疱干涸结痂。皮损可成批出现,周期性发作。自觉瘙痒或疼痛。皮损广泛分布,但以四肢屈侧及皱襞部多见,口腔粘膜及甲床也可受累。指(趾)甲混浊肥厚甚至碎裂溶解。常有沟状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可因感染、疲劳、月经、寻常型银屑病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后,突然停药或在进展期外用药刺激而诱发。脓疱消退后可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可转化为红皮病。(2)掌跖脓疱型银屑病(Barber型)皮损仅限于足部,以掌跖多见。始发于大小鱼际处,为对称性红斑,很快出现粟粒大小无菌性脓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1~2周后自行干涸结褐色痂,脱落后出现小片鳞屑。以后在鳞屑下可出现成群的新脓疱。指(趾)甲常被侵犯而变形混浊肥厚甚至甲下积脓。自觉痒痛。身体其他部位常可见银屑病皮损。此型皮损顽固,反复发作。3、关节病型银屑病(psiasisarthropathica)又称为银屑病性关节炎,常继发于寻常型银屑或其多次反复恶化后,亦可先出现关节症状或与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关节症状与银屑病皮损呈平行关系。主要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小关节特别是指(趾)末端关节多见,亦可累及脊柱。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及畸形变,甚至强直。重者大小关节均可累及,大关节积液,进行性关节旁侵蚀及骨质溶解,关节损毁畸形(毁形性关节炎)。伴有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可并发内脏损害如溃疡性结肠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眼结合膜炎。80%伴有指(趾)甲损害。X线检查部分呈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常阴性。4、红皮病型银屑病(eryghrodermicpsiasis)常见于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或脓疱性银屑病消退后,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表面覆有大量麸样鳞屑,不断脱落,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岛”。红皮病消退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复现。5、副银屑病(parapsiasis)是一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可分4型:①点滴型(P.guttata):最常见,为多数淡红色或红褐色浸润性斑疹或斑丘疹,扁豆大至甲盖大小,覆有细薄鳞屑,经数周或数月自行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但新疹不断出现。②斑块型(P.enplagues):皮损为圆形、卵圆形或长条形的斑片或斑块,边界清楚,棕红、淡黄红色或紫色,直径1~5cm(小斑块型);有的病例皮损较大,直径超过10cm(大斑块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太清,伴有萎缩和皮肤异色样改变,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③苔藓样型(P.lichenoides):为红色或棕红色扁平丘疹,覆有细薄鳞屑,皮疹分布广泛,排列成网状或斑马状,伴有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与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相似。也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④痘疮样型(P.varilifmis):又称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有人将此型归入血管炎,为躯干及四肢近端迅速出现淡红色水肿性后疹,伴有小水疱、出血性坏死、结痂等。愈合留痘疮样瘢痕。【组织病理】寻常型银屑病以角化不全为主,伴有角化过度,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Munro微脓肿,为PMNL由真皮乳头层向表皮游走聚集所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部呈杵状向上延长,其顶端棘层变薄,颗粒层变薄或消失,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临床易刮破而出现点状出血现象。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病变与寻常型基本相同,但脓疱型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长较轻,角质层内有较大的Kogoj海绵状脓疱,真皮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显著;红皮病型炎症剧烈,真皮上部水肿显著。【诊断与鉴别诊断】1、寻常型银屑病根据好发部位,红斑上银白色多层鳞屑,容易刮除,有薄膜现象,Auspitz征阳性,慢性经过及组织病理特征,不难诊断。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脂溢性皮炎:损害边缘不清,鳞屑细薄油腻,无束状发,无Auspitz征;②玫瑰糠疹:为向心性分布的椭圆形红斑,长轴与皮纹一致,有自限性;③扁平苔藓: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鳞屑细薄,组织病理有特征。2、脓疱型银屑病依据特征性小脓疱、脓湖、周期性发作、组织病理及易继发红皮病等,容易诊断。3、关节病型银屑病根据银屑病皮损和先后发生的小关节炎症状,多有指(趾)甲损害,可以诊断。但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后者常侵犯近心性小关节,类风湿因子阳性,容易鉴别。4、副银屑病依据临床各型特点,诊断并不十分困难,需与二期梅毒疹、点滴状银屑病、扁平苔藓、皮肤异色病、蕈样肉芽肿、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鉴别。
温馨提示:
注意环境卫生,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忌酒,忌辛辣,鱼虾,海味,羊肉及腥发动风之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