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咳嗽,有痰
发病时间:3
化验检查结果:不清楚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打过2次点滴并都加了头孢,效果不太明显.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一般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有时亦见于健康人体.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无须应用镇咳药.但是,对那些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甚至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此时弊大于利.所以,应该适当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
(1)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3)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4)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咳嗽是清除异物和保护下呼吸道的反射性防御机制.咳嗽动作实质上是猛烈有力地吸气,接着声门关闭,相继肋间肌和膈使劲收缩,可建立大约有40千帕的肺内压力.而后声门突然开放,膈迅速用力收缩,使肺内气体高速度冲出呼吸道,将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物质喷出,形成咳嗽和咳痰.如此复杂协调的动作是由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再由呼吸中枢发出冲动,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肋间肌,膈和声门等而暴发咳嗽及咳痰.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着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因而黏液,灰尘或异物的机械刺激,烟熏,毒气等的化学刺激,以及支气管痉挛引起肌张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冲动的传入咳嗽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的传出主要通过迷走神经.由于迷走神经末梢除分布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尚分布于胸膜,肺,内脏等处,所以除了胸部受刺激可引起咳嗽外,头,腹部病变亦可引起咳嗽. 上述咳嗽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或功能失常,都会使咳嗽发生障碍.
镇咳药的作用
咳嗽反射可持续数天至数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所伴随的咳嗽约持续数天,在炎症控制后多可消失;而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吸烟等引起的咳嗽,常可持续3周以上,可以认为是慢性咳嗽. 对于咳嗽,一般常要求应用某种药物来制止,因此镇咳药的使用易被人们认为有效的措施.
镇咳药的应用原则
(1)应当明确诊断,确定引起咳嗽的病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首先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药物,消除炎症;或对抗过敏原,配合对症治疗,才能使止咳祛痰药收到良好的效果.
(2)对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祛痰为主,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只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频繁剧咳,或者只有当痰液不多而频繁发作的刺激性干咳,影响病人休息和睡眠时,以及为防止剧咳导致合并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咯血)时,才能短时间地使用镇咳药.对咳嗽伴有多痰者,应与祛痰剂(如氯化铵,溴已新,乙酰半胱氨酸)合用,以利于痰液排出和加强镇咳效果.
(3)对痰液特别多的湿性咳嗽如肺脓疡,应该审慎给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滞留于呼吸道内或加重感染.
(4)对持续1周以上的咳嗽,并伴有反复或伴有发热,皮疹,哮喘及肺脓肿症的持续性咳嗽,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或咨询医生.
(5)除用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吸烟,忌食刺激性食物.对睡眠不佳或情绪烦躁者可应用安定剂或镇静助眠药.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