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中医科中医内科 → 面部神经瘫痪有哪些治疗方法

面部神经瘫痪有哪些治疗方法

男 | 32岁 2009-09-06 15:57:56 2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面部不协调,嘴有一点歪,眼皮有一点跨
发病时间:2007
化验检查结果:

回复区

王强wc
王强wc 医师 擅长: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 帮助网友:67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09-06 17:02:28 我要投诉

      面部神经瘫痪中医叫做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叫口眼歪斜.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发.西医称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是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也有一部份病人是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胧性炎证所致.
      常见表现为,多发生为一侧,睡醒或清晨刷牙,洗脸时发现口角漏水和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下垂等
      针灸治疗效果特别好.配合穴位注射V-B12或V-B1效果更好.
      西医治疗,急性期短程应用泼尼松口服.恢复期给微生素B1,B6或B12,也可用加兰他敏,地巴挫等.
      避免风吹受凉,做面部按摩和热敷.
      

李向魁
李向魁 医师 擅长: 对尘肺病和各种物理因素中毒性职业病诊治 帮助网友:20879称赞:274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09-06 17:03:21 我要投诉

      面瘫的治疗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的治疗,面瘫的急性期治疗与恢复期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急性期可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如泼尼松,剂量为300毫克每天,顿服或分两次口服,连续五天,随后在7——10天内逐渐减量,也可用地塞米松10——15毫克每天,用7——10天.如果为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瘫可以口服无环鸟苷5毫克每公斤,每天三次,连服7——10天.
       2,维生素B1用100毫克,维生素B12用500微克,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可促进神经髓鞘的恢复,
       3,氯苯氨丁酸每次5毫克,每天三次口服,可以逐渐增量到30——40毫克每天,可以减轻肌张力改善局部血循环,但个别病人不能耐受,会出现恶性,呕吐等症状.
       4,理疗:急性期行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或激光照射疗法,取面部五个左右穴位,每个穴位五分钟,每日一次,恢复期还可以进行传统的针灸,推拿疗法,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或红外线照射,微波透热疗法,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
       5,康复治疗:每日坚持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气,吹口哨等运动,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并配合面部按摩.
      

疾病百科| 瘫痪(别名:麻痹)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 虾皮和虾米。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单瘫、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肌束震颤[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脑出血为什么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的饮食禁忌 脑性瘫痪康复目的 脑血栓瘫痪疼痛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偏瘫复原丸

偏瘫复原丸

本品用于补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说明书]

血塞通泡腾片

血塞通泡腾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