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铁蛋白少,因为体内贮存的铁缺乏,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另外一方面由于铁吸收障碍,如腹泻,慢性肠炎等.还有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肠道失血,咯血,血红蛋白尿等。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缺血原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是铁缺乏的早期.晚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需尽早补铁治疗,并针对病因治疗.
铁缺乏的分期
缺铁(Iron deficiencv)是指机体铁量低于正常.根据缺铁的程度一般分为三期.铁减少期(Iron deficiencv简称ID)本期为缺铁的最早期,也称隐匿前期,临床难以发现,因此期仅有贮存铁减少,可表现为骨髓细胞外铁减少,血清铁蛋白低于正常.骨髓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度白以及红细胞比积均正常.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cy Erythropoiesis 简称IDE)或称无贫血缺铁期(Iron Deficiency without Anemia)其特点为贮存铁减少或消失,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一般5.1μg/dl)或原叫啉/血红蛋白 >4.5,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可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但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极正常,红细胞为正色素.
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 简称IDA)除以上指标异常外,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降低,出现不同程度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机体缺铁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低色素性贫血,以6月龄至3岁发病率高,男女无差异.起病缓慢,绝大多数贫血轻,除轻度面唇及粘膜血色差外,常无其他不适,大多不为家长所重视.
随贫血加重,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及其代偿征,心率和呼吸增快,心悸,乏力,不喜活动,运动后出现心跳,气紧,心脏扩大,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出现ST-T等异常,血红蛋白<5g/d时,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贫血较重的小儿常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者少见.
缺铁与免疫
铁可以直接影响淋巴组织的发育和对感染的的抵抗力.实验证明IDA患者朋皮肤迟发高敏反应减弱,淋巴细胞在试管中对PPD,PHA和白色含球菌等反应(转化)和3H-胸腺嘧啶渗入减低,E-玫瑰花结形成率低,组织溶菌酶,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白细胞杀菌功能减弱,但趋化活性增加,四唑氮兰还原试验正常或异常,lgA等免疫球蛋白正常,补体正常,C3可升高,给IDA患者注射破伤风或伤寒等抗原后,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正常.说明ID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损害,且与贫血程度有关,Hb<100克/L细胞免疫损害明显,临床观察也证明IDA患者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
治疗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二,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
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
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
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贫血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指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头发枯黄,头晕目眩,月经量少色淡等.贫血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品及含铁丰富的饮食.有益的水果有苹果,大枣,荔枝,香蕉等.此外还应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益于补养生血.
(四)中药治疗:用含有明矾(硫酸亚铁)的中药制剂是最对症的,如益中生血片等.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引起的贫血,系铁缺乏症的晚期表现.本症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多见于育龄妇女及婴儿.钩虫病流行地区特别多见,程度也较重.其诊断标准为:
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③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④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微克/升(Ug/L).
⑦血清铁蛋白小于16微克/升(Ug/L).
⑧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0克/升(10g/L)以上.
符合上述①和②一⑧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是血液内结合状态的铁.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血清铁蛋白测定在临床上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参考值:新生儿:25-200μg/L(25-200ng/ml) ;6个月-15岁:7~140μg/L(7--140ng/ml);成年男子:15-200μg/L(15--200ng/ml);成年女子:12-150μg/L(12-150ng/ml) .临床意义:1.病理性降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2.病理性升高: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色素沉着症(血色病);多次输血的病人.女性以缺铁性贫血多见,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病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64.44μ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μ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以上是对“铁蛋白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考虑是缺铁性贫血,建议到医院去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您好!
铁蛋白少,因为体内贮存的铁缺乏,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
主要原因有:需铁量多,而摄入不足,如妊娠,哺乳,月经过多.而补充的蛋类,肉类等含铁量高的食物摄入不足. 铁吸收障碍,如腹泻,慢性肠炎等.还有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肠道失血,咯血,血红蛋白尿等.
建议您查一下,是不是单纯的月经过多,还是以上的腹泻,肠炎病,等等导致的.以便去除病因,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
祝您早日康复!
你好,你的情况应该是缺铁性贫血.铁蛋白少的原因主要是1 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造成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长期食物缺铁也可在其他人群中引起缺铁性贫血.2 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罗恩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少见病因.3 丢失过多:见于各种失血,如各种胃肠道失血,食管裂孔疝,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息肉,肿瘤,寄生虫感染和痔疮等,咯血和肺泡出血,月经过多,血红蛋白尿,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其他如反复血液透析,多次献血也可以导致铁蛋白少.
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导致铁蛋白减少,先去做个血常规.看看血红蛋白的情况以确定贫血的程度,像女士,90到110 是轻度贫血.60到90是中度贫血,30到60 是重度贫血.30一下是极重度贫血.先明确程度在给与治疗.需要半年的时间可以调整过来.同时配合生活调理
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率也是重要的.动物肝脏,血和肉中的铁,是以血红素形式存在的,最容易被吸收,消化,其吸收率一般为22%,最高可达25%.植物中所含的铁,大多是以植酸铁,草酸铁等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所以难以被人吸收,利用,其吸收率一般在10%以下.富含铁的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 其次提高吃一些维生素C,有利食物中铁的吸收.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贫血的人禁止饮茶,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因为食物中的铁,是以3价胶状氢氧化铁形式进入消化道的.经胃液的作用,高价铁转变为低价铁(2价铁)才能被吸收.
说几个补血的食疗.猪肝粥,莲子桂圆汤.这些都恨意做.
以上是对“铁蛋白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