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术后鼻腔黏膜的炎症,还没有完全恢复好,可以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连续治疗一周左右,每天可以用热毛巾热敷鼻孔促使炎症的吸收观察变化。
你好,建议术后积极服用香菊片和维生素c钠胶囊,达力新片治疗,尽量少吹风,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鼻炎本身也是一种慢性疾病,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
您好,建议中医进行诊治!本病常因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而致。该病属中医学鼻渊范畴,病机大致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外感风热,加之肺胃素有伏火,使肺气失宣,肺燥阴伤,邪热循经上扰,皆可引发该病发生。 本病的治法:宣肺通窍,清热泻火,活血消肿。提供的参考药方如下: 蒲公英18 鹅不食草12 野菊花15 黄芩10 板蓝根18 生石膏24 苍耳子10 山栀12 白茅根24 鱼腥草18 天花粉18 辛荑花10 薏苡仁18 川芎10 鼻窦炎防治 鼻窦炎是一常见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者较多见,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之后,但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部分筛窦炎亦有开始即呈慢性者。急性鼻窦炎多发生在一个鼻窦,慢性鼻窦炎则可累及两个以上,甚至一侧或两侧所有的鼻窦。中医学称为“鼻渊”。未病先防耐寒锻炼,增强体质。耐寒锻炼是预防鼻炎、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冷水浴是最简单有效的耐寒锻炼。一时不能适应者,可先用温水,逐渐降低水温直至用冷水,常年坚持。积极彻底治疗扁桃体炎,牙周炎等邻近组织的疾病,消灭邻近组织感染的机会。避免游泳不当等引起的直接感染。戒除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助热化火。注意擤鼻方法,鼻塞涕多者,宜两侧鼻孔交替擤鼻,切忌用力过猛,致使鼻腔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注意劳动保护,保持工作环境空气流通,工作环境粉尘多者,应带口罩。既病防病患鼻窦炎后,应尽早彻底治愈,若迁延日久,有发生骨髓炎、化脓性胸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清洁鼻腔,去除积留鼻涕,保持鼻道通畅,可让患者做低头,侧头运动,以利窦内涕液排出。掌握正确的滴鼻药方法。滴鼻药是防治鼻窦炎的主要方法,但滴药方法不当,很难凑效。如有的平卧位滴鼻药,有的坐位仰头滴鼻药片刻就起立。这样,药仅能达到鼻腔前方,或很快顺鼻底流到口咽,既无法让药流到鼻腔上方内外壁和顶部发挥药效,又因药很快流到口中感到药苦而不乐于坚持用药。正确的滴鼻药方法:先擤净鼻涕。后组鼻窦炎患者,取平卧位垫枕,头部充分后仰,鼻孔朝天,两侧鼻孔同时滴药3~4滴,轻压鼻翼并左右摇头数次,让药液充分到达病变区,待3~5分钟再坐起。前组鼻窦炎患者取侧卧位肩垫高,先滴下侧鼻孔,3~5分钟后轻滴另一侧。若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头低位可增加脑部血压,有时可招致意外,应取半卧位。头先倾向一侧肩部,下侧鼻孔滴药后慢慢转至对侧,同法滴药。注意滴药后半小时内不擤鼻涕,养成每日按时滴药习惯。一般每日3~4次,每次3~4滴,儿童1~2滴。(一)中药冶疗1.鼻流多量黄白粘涕,伴发热恶寒,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滑数或浮数者,为肺经风热。宜疏风清热,芳香通窍。用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白芷15克、薄荷6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2.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有臭味,伴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者,为胆府郁热。宜清泄郁热,利湿通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20克、车前子10克、(包煎)泽泻10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甘草3克、连翘20克、苍耳子10克。3.鼻流黄浊量多,涓涓长流,头重胀而痛、肢体困倦,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者,为脾经湿热。宜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用加味四苓散(经验方):猪苓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可加苍耳子10克、连翘30克、黄芩10克、白蔻仁6克、霍香6克。4.鼻涕粘白而量多,无臭味,每遇风冷则加重,伴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者,为肺气虚寒。宜温补肺气,疏散风寒。用温肺止流丹加减:人参10克、荆芥10克、细辛3克、诃子6克、甘草3克、桔梗10克、鱼脑骨1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丁香6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5.鼻涕粘白或粘黄而量多,无臭昧,头重眩晕,肢倦乏力,食少腹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簿白,脉缓弱者,为脾气虚弱。宜健脾益气,清利湿浊。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扁豆10克、山药15克、砂仁6克、苡仁10克、莲肉10克、辛夷花10克、苍耳子10克、黄芪10克、泽泻10克、白芷10克。(二)外治1.滴鼻:滴鼻灵、21%牡丹皮液,每天滴鼻3~4次,每侧鼻腔滴l~2滴。或蜂蜜清汁加冰片少许,滴鼻,每日2~3次。2.吹鼻:冰连散(黄连、辛夷花、冰片),鱼脑石散(鱼脑石、辛夷花、细辛、冰片)吹鼻,每日3~4次。3.塞鼻或涂鼻:孩儿茶60克、鹅不食草30克、冰片15克,共研末用香油调成稠浆,涂鼻或塞于鼻中,每日2~3次。或儿茶研细面用香油调成膏涂于鼻内,每日1~2次。4.穴位注射:取肺俞穴,注入鱼腥草注射液0.5毫升每周二次。5.鼻窦穿刺冲洗灌注法:适用于上颌窦炎。方法:按常规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出窦内积脓,并尽量排清窦内积液,偏热者注入鱼腥草液2~3毫升;偏寒者注入鼻窦灌注液(黄芪10克、淫羊藿10克、桂枝6克、当归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薄荷6克、野菊花10克、栀子10克,水煎,过滤,浓缩。)每周二次。(三)针刺疗法取穴:迎香、印堂、太阳、合谷、风池、上星、百会、足三里。每次取2~3穴,偏实者,强刺激;偏虚者,用补法。留针10~15分钟。一天一次,7~10天为一疗程。
以上是对“鼻窦炎术后仍流涕,且由清转浓”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宜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维生素C和生物类黄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