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癌的CT表现主要包括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周围结构侵犯、鼻窦腔扩大、钙化或坏死区、淋巴结转移等。
1. 骨质破坏:鼻窦癌常表现为局部溶骨性或侵蚀性骨质破坏,CT上可见窦壁骨质不规则缺损或孔洞样改变,边界模糊,多累及筛窦、上颌窦或蝶窦。
2. 软组织肿块:CT显示窦腔内或鼻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可伴局部坏死或出血,与炎性病变相比边界不清且侵袭性强。
3. 周围结构侵犯:肿瘤易侵犯邻近眼眶、颅底、翼腭窝或颅内结构,CT可见眶壁骨质破坏、脂肪间隙消失或硬脑膜增厚,严重者可形成颅内占位。
4. 鼻窦腔扩大:少数病例因肿瘤缓慢生长导致窦腔膨胀性扩大,伴随窦壁骨质受压变薄或重塑,需与良性肿瘤或黏液囊肿鉴别。
5. 钙化或坏死区:部分病例CT可见不规则斑点状钙化或中央低密度坏死区,多见于鳞状细胞癌或腺样囊性癌,钙化发生率较低。
6. 淋巴结转移:鼻窦癌淋巴结转移相对罕见,CT可显示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密度不均或环形强化,提示晚期病变。
早期发现鼻窦癌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持续性鼻塞、面部肿胀、复发性鼻出血或视力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CT或MRI检查。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治疗,避免自行中断或延误,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鼻腔卫生,减少接触化学污染物,戒烟限酒以降低发病风险。